資訊

上海

課程咨詢: 400-810-2680

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(面授/在線),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↓

獲取驗證碼

請選擇城市

  • 上海

請選擇意向校區(qū)

請選擇年級

請選擇科目

立即體驗
當前位置:北京學而思1對1 > 小學教育 > 家長關注 > 正文
內容頁banner-一對一體驗

給孩子講點中華句典之讀書有學問:苦讀書不如巧讀書

2017-02-03 12:15:14  來源:網(wǎng)絡整理


  給孩子講點中華句典之讀書有學問:苦讀書不如巧讀書


  學習離不開讀書,有效地讀書是豐富知識的重要途徑。例如瀏覽與精讀相結合、獨立思考與向人請教相結合、按照學習計劃循序漸進地讀書……讀書光靠學還不夠,還要多動腦思考尋找讀書的捷徑,這樣才能求得真學問。反之,只埋頭苦讀,必然收獲甚微。


  詩海漫步


  【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】


  出處:《詩經(jīng)·小雅·鶴鳴》


  釋義:其他山上的石塊,可以用來琢磨玉器。攻:琢磨。指學習其他科目有利于我們開闊視野,增長見識;有利于我們增添學習方法,縮短學習差距;有利于我們拓展思路,增強創(chuàng)造性思維。


  【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】


  出處:《詩經(jīng)·衛(wèi)風·淇奧》


  釋義:像切,像磋,像琢,像磨。切磋琢磨(qiēcuōzhuómó):本來指把骨頭、象牙、玉石、石頭等加工制成器物,后來引申為學問上的研究、探討。指共同研究學習,互相取長補短。


  【別裁偽體親風雅,轉益多師是汝師】


  出處:唐·杜甫《戲為六絕句》


  釋義:要區(qū)分并剔除那些華而不實的虛偽的東西,而學習繼承《詩經(jīng)》中的優(yōu)良手法,廣泛吸收各家教益,熔眾家之長于一爐。說明對以前的作品應去偽存真,并博采眾長。風雅:是《詩經(jīng)》中的兩大部分,也是古人做詩的較高標準。轉益多師:不拘泥于一時、一地、一家學習。


  【書生如魚蠹書冊,辛苦雕篆真徒勞】


  出處:宋·劉過《從軍樂》


  釋義:死讀書如同蛀書蟲,再辛苦也是徒勞無益。魚蠹(dù):蛀蝕器物的蟲子。


  【惟有吟哦殊不倦,始知文字樂無窮】


  出處:宋·歐陽修《戲答圣俞持燭之句》


  釋義:只有孜孜不倦地吟哦每一個文字的含義,才明白文字中其樂無窮。


  【古書不厭百回讀,熟讀深思子自知】


  出處:宋·蘇軾《送安惇落第詩》


  釋義:古人所著的書不要滿足于反復地讀,熟讀了,再加上深入地思考,你自然會領會其中的意思。


  【讀書切戒在荒忙,涵泳工夫興味長】


  出處:宋·陸九淵《讀書》


  釋義:讀書較切忌馬虎匆忙、急于求成,如果能夠靜下心來慢慢體會,會發(fā)現(xiàn)書中有無窮的興味。荒忙:慌忙。涵泳:慢慢體會、消化。


  【讀書貴神解,無事守章句】


  出處:清·徐供鈞《書懷》


  釋義:讀書貴在能夠對書中的主旨心領神會,而不必過于拘泥于它的章節(jié)和句子。神解:心領神會。事:從事,治事。


  【書味在胸中,甘于飲陳酒】


  出處:清·袁枚《遣懷雜詩》


  釋義:心里體味到了書中的含義,那甜美的滋味勝過飲陳年老酒。


  【讀書數(shù)萬卷,胸中無適主,便如暴富兒,頗為用錢苦】


  出處:清·鄭板橋《贈國子學正侯嘉璠弟》


  釋義:讀書很多,卻抓不住重點,就如同暴發(fā)戶為花錢而苦惱一樣。

文章下長方圖-小學寫作范文精選
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
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
*我們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電話聯(lián)系
側邊圖-1對5課程